招生考试网
学历类| 阳光高考 研 究 生 自学考试 成人高考 专 升 本 中考会考 外语类| 四 六 级 职称英语 商务英语 公共英语 日语能力
资格类| 公 务 员 报 关 员 银行从业 司法考试 导 游 证 教师资格 财会类| 会 计 证 经 济 师 会计职称 注册会计 税 务 师
工程类| 一级建造 二级建造 造 价 师 造 价 员 咨 询 师 监 理 师 医学类| 卫生资格 执业医师 执业药师 执业护士 国际护士
计算机| 等级考试 软件水平 应用能力 其它类| 书画等级 美国高考 驾 驶 员 书法等级 少儿英语 报 检 员 单 证 员 出国留学
 招生考试网 - 高考 - 分省高考动态 - 广东高考 - 正文
高考首页 福建高考 福建省质检 各省高考 历年资料 高考志愿 录取分数线 招生计划 高校招生 录取查询 招生章程 成绩查询 招生简章 高校专业 高考试题
高考作文 高考政策 高考辅导 招生专业 高考大纲 心理减压 高考状元 高招诈骗 高考工具 高中新课程 艺术高考 高校频道 历年分数线查询
全国高考 北京高考 上海高考 广东高考 山东高考 江苏高考 浙江高考 湖北高考 四川高考 天津高考 陕西高考 湖南高考 福建高考 重庆高考 安徽高考 辽宁高考 江西高考 海南高考 宁夏高考 吉林高考 山西高考 广西高考 云南高考 新疆高考 黑龙江高考 青海高考 甘肃高考 西藏高考 河北高考 贵州高考 河南高考 内蒙古高考 香港 澳门 上海春季高考

2012广东高考考生人数69.2万人增长5.8%

来源:金羊网-新快报 2012-6-7 8:03:48
今明两天,全省69.2万考生将分赴全省500多个考场,参加他们的人生大考。记者了解到,今年高考新增许多防作弊措施,如拒不配合金属探测仪检测将不能进入试室,手机、不透明水杯均不允许带入考场,作弊严重者还将被禁考1~3年等,堪称史上最严高考。

  新快报记者了解到,今年全国高考报名人数是900万人,这是继2008年以来连续第四年下降。不过,广东高考人数今年继续攀升,报考人数再创历史新高。据省考试院数据通报:2012广东高考考生人数69.2万人,比2011年增加3.8万多人,增长5.8%。

  为何广东省高考报名人数会“逆势增长”呢?省教育厅厅长罗伟其曾对此解释:广东省近年来普及高中教育、扩大招生数量。“2008年,全省高中招了67万人;2009年,招了71.79万人。2009年入读高中的学生将于2012年参加高考,因此高考报名人数比去年增加了3.8万人。”

  除了人数“史上最多”,今年高考也可以说是“史上最严”:全省500多个考场、2.4万多间试室建立了“电子眼”;所有试室使用金属探测仪检测,防止考生携带通讯工具等违禁物品进入;不透明水杯、笔袋均不允许带入考场;考生试卷包装外加透明塑料膜,从考务办公室到考场设立“封闭式”专用通道;试卷保密室、试卷分发场所全程视频监控并定时回放。今年高考还将首次使用新版国家考试违规处理办法,作弊情节严重者将被取消高考各科成绩,同时暂停参加各种国家教育考试1~3年。

  终极提醒

  ●不透明水杯禁入考场

  省考试院负责人提醒考生,按照教育部的有关规定,考生严禁携带各种无线通讯工具、电子存储记忆录放设备、涂改液、修正带以及不透明的文具盒和不透明的水杯等物品进入试室。

  ●提前30分钟过“安检”

  今年,我省继续禁止考生携带通讯工具等违禁物品进入试室。省教育考试院相关负责人表示,考生可在每科开考前30分钟开始检查进入试室,分批接受金属探测仪的检查;要服从监考员管理,不能以任何理由妨碍监考员进行检查。如考生拒不配合检查,拒不出示可疑物品,监考员有权阻止其进入试室。

  ●迟到15分钟禁止入场

  今年,我省全部试室均实现对考试过程的实时网上远程监控,考生将在试室监考人员和“电子眼”的“双重”监控下进行考试。按规定,正式考试开始15分钟(非英语科的外语科目开考前15分钟)后禁止迟到考生进入试室考试,每科考试结束前30分钟起方可交卷离场。

  ●考生切勿涂错A、B卷

  往年总有考生“惜败”在答题卡的填涂上。需要重点关注的是,各科试卷使用A、B卷两种类型,考生领到试卷后,必须先确认所领到的试卷类型(A卷还是B卷),并在答题卡上准确填涂相应的试卷类型。今年凡未填涂或填错A或B试卷类型的,考生答卷将无效。在答题卡上作答,字迹须工整、清楚,填涂要规范,不准使用涂改液、涂改带涂改。

  ●答题切勿使用繁体字

  今年高考各科目均继续实行计算机网上辅助评卷。省考试院负责人特别提醒考生,要使用现行规范汉语言文字答卷。根据教育部新的考务要求,我省用汉语文授课、学习的考生在高考时,除外语科外,笔试一律用现行规范汉语言文字答卷,考生切勿使用网络语言、繁体字、古文字等。

  • 上一个文章:

  • 下一个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两周内来电联系.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网站导航 | 最近更新 |
    闽ICP备06019773号